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作為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的頂層設計框架,《綱要》規劃期為2018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按照自然資源管理的新職責、新目標和新需求,在整合、優化、凝練已有國土資源、測繪、海洋、林業科技創新規劃的基礎上,謀劃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總體布局和實施路徑。
《綱要》堅持四大基本原則:一是堅持需求導向,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和自然資源改革發展重大需求,構建自然資源科技創新體系;二是堅持前瞻部署,實現深地、深海、空天和極地等前沿技術領域原創突破,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三是堅持自主創新,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機制,下大功夫解決“卡脖子”問題;四是堅持高效協同,促進創新鏈、資金鏈、產業鏈有機融合,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體,有效提高自然資源事業的發展水平和科技貢獻。
《綱要》明確了總體目標:實施以“一核兩深三系”為主體的自然資源重大科技創新戰略,構建地球系統科學核心理論支撐(“一核”),引領深地探測、深海探測國際科學前沿(“兩深”),建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優化管控、生態保護修復技術體系(“三系”),全面增強對高質量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持續提高科技貢獻率,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使自然資源主要領域科技創新躋身先進國家行列。
《綱要》列出六方面主要創新任務:認知自然資源,夯實科學基礎;突破兩深前沿,拓展資源空間;發展技術裝備,支撐調查監測;建立方法體系,優化空間管控;創新解決方案,助力生態修復;構建智慧平臺,提升治理能力。圍繞落實主要任務,《綱要》提出實施12項重大科技工程,其中包括實施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網絡工程、自然資源全要素調查監測科技工程、新型資源勘探與開發科技工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治理科技工程、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科技工程、海岸帶保護修復與可持續利用科技工程、林業與草原科技創新與應用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