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發射過衛星,但是對于建設衛星導航系統沒有足夠的經驗,也許國際合作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韓國航空宇航研究院(KARI)技術研發部部長崔俊敏(音譯)在16日至18日召開的2018亞太航空航天技術學術會議上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2018亞太航空航天技術學術會議由中國航空學會、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澳大利亞分會、韓國航空宇航學會與日本航空宇航學會聯合主辦,由中國航空學會承辦。崔俊敏在會議上詳細介紹了今年2月公布的韓國《第三次航天開發振興基本計劃》,其中包括開發韓國衛星導航系統KPS(Korean Positioning System)的計劃。
“韓國目前依賴其他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一旦外交形勢發生變化,這種服務可能會受到影響。”崔俊敏說,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智能手機、無人駕駛、緊急搜救等多種行業對衛星導航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這些因素是韓國決定研發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原因。
崔俊敏介紹,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和中國的北斗屬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此外,日本和印度分別擁有區域性的衛星導航系統。韓國目前計劃研發的KPS衛星導航系統和后二者類似,是區域性的。它將覆蓋朝鮮半島周邊1000千米范圍,一共需要發射7顆衛星。
“KPS研發成功后也許會使鄰國受益,但主要是為韓國提供衛星導航服務!贝蘅∶粽f。
根據韓國《第三次航天開發振興基本計劃》,KPS將在2021年進行地面測試,2022年進行衛星導航核心技術研發,到2034年正式提供服務。崔俊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韓國目前所使用的GPS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為10米到15米,而KPS衛星導航系統的動態定位精度將達到10厘米,靜態定位精度將達到5厘米。
“在韓國民用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發項目中,KPS預計需要的研發經費是最多的!贝蘅∶粽f,因此要成功研發KPS,需要說服韓國政府進行經費投入,并讓韓國公眾了解研發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意義。另外崔俊敏還擔憂,衛星導航技術發展迅速,KPS的研發有可能會跟不上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