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由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牽頭完成的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2017年)項目在北京通過驗收。
項目完成了國家1:5萬、1:25萬、1:100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更新后的1:5萬地形數據庫整體現勢性達到2017年,重點要素全面更新,全要素更新區域占全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此外還聯動更新了國家1:5萬地形圖制圖數據庫及1:25萬、1:100萬地形數據庫和制圖數據庫。
該項目完善了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動態更新技術體系,修訂了技術方案和技術規范,研發完善了基于互聯網的地理信息變化收集、基于影像的典型要素變化發現、地形數據庫要素增量更新、跨尺度地形數據庫聯動更新、制圖數據庫與地形數據庫聯動更新、更新要素增量建庫與時態管理等新技術,成效顯著,為快速協同更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項目建立了基礎地理信息動態更新模式,大規模利用國產測繪衛星影像,充分利用各種地理信息成果資料,建立了網格化分區更新生產組織模式,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采用外業調繪路線軌跡監控,并首次實現了國省兩級協同更新試點生產試驗。項目組織高效,措施嚴密。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項目是基礎測繪重點工程,于2012年啟動,主要任務是對國家1:5萬、1:25萬、1:100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持續動態和聯動更新,每年更新一次、發布一版,為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2017年是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持續更新的第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