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測繪法》明確要求依法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地理國情監測變得有法可依,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新《測繪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本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管理、規范使用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發揮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針對地理國情監測工作,新《測繪法》明確回答了“由誰來做”與“做給誰用”兩個問題。
一是“由誰來做”的問題。監測地表變化是地理國情監測的主要任務。伴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地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使得地理國情監測成為一項常態化的工作。明確“由誰來做”是做好這項常態化工作的基礎。新《測繪法》將地理國情監測納入到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的職責范圍。由測繪地理信息部門來開展地理國情監測既合理且可行。地理國情監測是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延續,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承擔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且同步實施了一系列地理國情監測項目,壯大了人才隊伍,建設了科技創新平臺,沉淀了監測技術,購置了軟硬件裝備……這些都為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推動地理國情監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對于促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轉型發展至關重要,是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大局的主攻方向,是測繪地理信息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突破口。
二是“做給誰用”的問題。數據的生命在于應用,地理國情監測數據也不例外。要融入和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就要不斷深化地理國情監測成果的應用領域!白鼋o誰用”是地理國情監測成果深化應用面臨的首要問題,新《測繪法》明確要發揮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可以提供給政府部門、行業單位與社會大眾使用。提供給政府部門使用,做決策者的眼睛和智囊;提供給行業單位使用,做行業發展的助推劑;提供給社會大眾使用,做公眾出行的小幫手。在“邊普查、邊監測、邊應用”的要求下,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推動了部分成果的跨行業與跨領域應用:應用于規劃領域,建設了“多規合一”信息平臺;應用于審計領域,服務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應用于國土部門,監測了城市地表形變……一系列成功的應用案例,凸顯了國情監測數據的價值,讓國情監測數據在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中變得不可或缺。
“十三五”是推進地理國情監測工作的關鍵期,新《測繪法》猶如天空中的啟明星,為砥礪前行的測繪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讓我們高舉依法監測、深化應用的大旗,開創地理國情監測新局面。(作者單位:四川省第三測繪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