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交通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起草了《北京市鼓勵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公開向社會各界征集意見。《指導意見》提到要求共享單車“企業投放車輛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并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專家表示,共享單車加入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并設置“電子圍欄”將助力政府破解共享單車管理難題。
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從2016年8月出現在北京大街小巷以來,呈遍地開花之勢,ofo、摩拜、小藍、酷騎、永安行、智享等企業先后投放車輛規模近70萬輛,注冊用戶近1100萬。共享單車為大家帶來綠色出行便利的同時,也為城市管理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
一位出租車司機就跟記者抱怨:“現在滿大街都是騎共享單車的,很多逆行、連排騎行,甚至還有在大馬路上走‘之’字型的,太危險了!”在地鐵站、十字路口隨處可見無序停放的共享單車,甚至一些公交站、人行道上都有隨意擺放的共享單車。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解決共享單車隨處停放的社會管理問題,目前大部分共享單車企業沒有拿出成型的方案,只是依靠工人每晚收走第二天重新擺上,沒有改變“隨意停放”這一停放方式。
4月6日,北京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公共平臺與ofo簽署了《北斗ofo小黃車戰略合作協議》。ofo將推出北斗智能鎖,利用北斗定位技術,主動配合政府規范用戶停放,實現車輛精細化管理,向政府提報禁停區及推薦停放區規劃方案。ofo還會為大家劃定停車的“電子圍欄”,只有在“電子圍欄”里才能上鎖還車。
近日,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TO夏一平在公開場合表示,摩拜已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納斯”三模衛星定位,定位速度更快、精度達到行業最高的亞米級。
在這場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的博弈中,北斗系統的優勢也被凸顯出來。借助地面增強系統,北斗系統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亞米級,完勝GPS!高定位精度除了解決找車難問題,對于監管問題也是一把利器。“電子圍欄”的范圍越精確,對于共享單車的規范效果將會越強,這點毋庸置疑。
摩拜還表示近期在全國部署“智能推薦停車點”,精確計算單車停放位置及狀態,并向后臺傳送數據。摩拜還將推出出行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魔方”,收集城市騎行大數據。可以想見,該大數據除了作為共享單車企業提供車輛投放的考量標準,還可作為政府規范共享單車的有利依據。
此前,上海市質監局也曾完成相關標準征求意見稿,將具備衛星定位功能作為共享單車的準入門檻。業內人士表示,當政府開始給共享單車劃定界限,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為共享單車行業定位統一標準的可能性極大。
在共享單車大戰的后半場,北斗系統與高精度定位技術如何成為各大共享單車企業角力的砝碼?北斗系統如何助力政府破解共享單車管理難題?讓我們拭目以待。